极速时时彩开奖结
1931年30万敌军围剿苏区,毛主席讲一故事后,红军竟原地停留三天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1931年6月,国民党头目蒋介石带着手下的反动派,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行动。因为之前两次围剿都吃了大亏,蒋介石这次坐不住了,亲自带着30万大军,把只有3万人的红军团团围住。

敌人数量是我们的十倍,但我们一点都没害怕。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,我们稳扎稳打,用灵活多变的打法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,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毛主席曾有过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。当部队到达黄陂时,国民党军队已经包围过来,毛主席却命令大家原地休整三天。在场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都对这样的决定感到困惑,而毛主席则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讲了一个《聊斋志异》里的故事。

【重兵压境】

蒋介石掌控国民党大权后,立即对共产党展开残酷镇压。由于各路军阀混战不休,红军意外赢得了几年喘息之机。在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的指挥下,红军队伍日益壮大,兵力持续增长。

老蒋对此事相当恼火,中原大战刚打完,他就急吼吼地调兵遣将,打算趁共产党还没壮大就把他们一锅端了。

在他的领导下,地方军阀集结了十万兵力,对苏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。然而,毛主席等人运用灵活的运动战策略,让进入苏区的国民党军队晕头转向。许多国民党部队连我军的身影都没见到,就被我军设下埋伏,最终全军覆没。

蒋介石在第一次进攻失败后,又调集了二十万地方军阀部队,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。然而,这次的结果比上次更糟,在毛主席的指挥下,近三万国民党军队在苏区被彻底击溃。接连两次的惨败让蒋介石暴跳如雷,他简单地认为失败是因为军队指挥不当造成的。

他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围剿的部队都是地方军阀,这些部队战斗力差,士兵的斗志也不强。如果换成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来执行围剿任务,效果肯定会好很多。

在第二次围剿失利后不到半年,蒋介石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,又迅速下达命令,筹划对红军展开第三次军事围剿。

1931年6月末,蒋介石到达江西南昌。他在南昌专门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,安排第三次围剿的具体计划。蒋介石亲自担任围剿部队的最高指挥官,何应钦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。这次围剿行动中,蒋介石总共动用了30万军队,其中有10万是他的核心中央军,作为主要战斗力量。

为了让战斗指挥更有效率,蒋介石专门请来了一批外国军事专家,协助前线部队进行作战指挥。

1931年7月,蒋介石指挥的30万国民党部队开始大规模行动。按照他提出的"快速推进、多路围攻"的战略方针,国民党军队朝着中央苏区推进。红军在6月底通过无线电侦测到敌军动向,立即将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了苏区负责人。

第二次和第三次围剿间隔太短,红军主力根本没时间好好休整。很多部队还分散在根据地外围,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。当时中央苏区的红军只有3万多人,兵力上明显处于下风。

根据毛主席的指示,红军继续采用之前行之有效的"引敌上钩,逐个击破"的作战策略。具体来说,就是安排一些兵力牵制住敌人,同时让在外地活动的部队调头返回,把敌人引诱到兴国附近,准备在那里一举消灭对方。

出乎意料的是,国民党军队这次动作很快。我们的部队还没来得及执行预定方案,他们就已控制了苏区大部分区域,把我们逼到狭小地带。如果这时还按原计划行动,就会直接碰上敌人的主力部队。

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迅速做出决策,运用灵活战术,绕到敌人后方发起攻击。按照毛主席的部署,红军巧妙地调动敌人主力来回奔波。在这个过程中,敌军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逐渐显露出来。我军抓住机会,在东固、莲塘、龙岗、黄陂等地对敌军展开围剿,给予其沉重打击。

从8月7日开始,短短三天内,一军团连续作战三次,每次都取得胜利,总共歼敌将近一万。

黄陂战役大获全胜后,毛主席突然发布了一道出人意料的指令:让部队在原地休息三天。

【修整三日】

国民党调集了三十万兵力,又一次向苏区发动攻势。面对强敌,毛主席巧妙运用运动战策略,给敌人以沉重打击。但让人不解的是,在黄陂战役取得胜利后,毛主席为何下令部队休整三天呢?

国民党军队原本信心满满地向前推进,以为即将与红军主力展开一场决定性的对决。然而,在毛主席的巧妙指挥下,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,让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,遭受了沉重打击。

在莲塘、龙岗、黄陂等地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后,我们的部队位置被国民党军队发现了。虽然国民党那边已经损失了上万人,但蒋介石却因为发现了我们主力部队的行踪而感到兴奋。他觉得,既然找到了我们的踪迹,就能顺藤摸瓜,把我们全部消灭掉。

在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,国民党的各路军队开始向黄陂地区集结。黄陂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,这种环境特别适合红军进行隐蔽行动。作为红军的关键根据地,黄陂在苏区中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民众支持度都处于领先地位。

我军在黄陂一带打响了首次反"围剿"战斗,巧妙地借助当地复杂的地形优势,给国民党部队以沉重打击。

黄陂这个地方对我们部队来说非常关键。但是面对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,我们部队上上下下的指挥员和战士们心里都很不踏实。

敌人数量是我们的十倍,如果不赶紧突围,躲开他们的主力,我们可能全军覆没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毛主席却下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。他要求所有部队在黄陂停留三天,原地休整,等待最佳的战斗时机。

毛主席下达的这个作战命令一公布,立即在部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。虽然大家都抱着为革命献身的决心,但没人愿意在能活命的情况下白白送死。战士们心里都打起了鼓,不少人开始为自己的生死问题发愁。

那是八月里最热的时候,太阳烤得人喘不过气。战士们心里烦闷,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。毛主席在检查营房时,注意到了这个情况。

为了让士兵们更好地领会他的思想,毛主席给大家讲了一个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故事,叫做《牧童抓狼》。

两个放羊娃偶然闯进深山,发现了一个狼窝,里面还有两只刚出生不久、毫无反抗之力的小狼崽。他们二话不说,一人抱走一只小狼,分别爬上了两棵大树。

老狼回到窝里,发现小狼不见了,急得四处搜寻。两个放牛娃分别坐在两棵相邻的大树上,轮流欺负小狼。小狼疼得直叫唤,老狼听到叫声赶紧跑到树下。可它爬不上树,只能在两棵树之间来回跑。最后,老狼精疲力尽,倒在了树下。

毛主席通过这个故事告诉红军战士们,要学会让敌人疲于应付。就像两个放羊的孩子,虽然打不过老狼,但他们用计让老狼不停地跑来跑去,最后把它累垮了。

仅有3万兵力的红军,就像那两个放牛娃一样,必须灵活调动敌军,迫使对方行动,才能抓住胜利的机会。

毛主席安排部队在黄陂休整,一方面是为了诱使敌军匆忙赶往黄陂,另一方面也是为红军下一步的转移打基础。主席认为,只有敌军靠得足够近,我们才能更顺利地穿插突破。要完成这种战术,必须让战士们充分休息,保持体力,在敌军还没察觉时,迅速跳出包围圈。

【跳脱包围】

毛主席用一则寓言故事,向战士们解释了为何要休整三天。然而,面对敌人严密的包围圈,红军部队如何才能成功突围,并最终赢得这场关键战役呢?

红军在黄陂休息了三天,这期间国民党的部队也在慢慢靠近。毛主席看着地图上敌人一步步逼近,我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,他果断决定——要迅速突破包围圈。

在决定突围路线时,毛主席的决策又一次让大家感到意外。当时的情况是,向南走的话,遇到的阻力比较小,可以更轻松地实现战略转移。然而,毛主席却果断选择了向西突围,那里正是敌人兵力最强的地方。

为了成功实施这个方案,红12军大张旗鼓地朝东北方向假装行动,目的是吸引敌军的主力注意力。与此同时,我们的主力部队迅速穿插,巧妙地穿行在敌人的十几万大军之中。敌军为了形成包围圈,部队之间的间隔非常近,只有大约十公里。在某些区域,敌军在晚上甚至能通过手电筒的光亮看到彼此的位置。

为了让部队安全通过这条狭窄的战略通道,我们把所有可能发出声响的马蹄都用布包了起来。行军时,大家都保持沉默,不发出一点声音,也不使用手电照明。借着微弱的星光,我们穿过了江西的群山峻岭,跨过了曲折的河流。遇到没有路的地方,部队就钻进荒草丛林,自己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。

敌人的军队驻扎在我们队伍的两边,但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,一支几万人的大部队正悄悄地从他们身边经过。

趁着天黑,我们的两万部队悄悄绕过了敌人的防线,没有发出一点声响,顺利地向兴国方向开进。

红12军这一路走得相当高调,所到之处到处张贴红军宣传标语,还一直举着红军的旗帜。为了骗过蒋介石派来的侦察机,他们在行军途中特意制造漫天尘土,假装是大队人马在行进。

蒋介石接到消息后,断定红军大部队肯定往东北边跑了,立刻下令让国民党军队往东北方向全力追赶。

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,红12军故意带着国民党主力在江西的深山老林里绕圈子。国民党军那些平时威风的大炮重机枪,这会儿反而成了累赘,他们又不擅长走山路。跟着红12军在山里转悠,国民党兵一个个叫苦连天。

我们的主力部队在兴国地区休整完毕后,就悄悄埋伏下来,等待进攻的最佳时机。1931年9月,在江西山区转悠了两个月的国民党军队,士兵们的斗志明显下降,队伍里反对继续围剿的呼声越来越高。迫于形势,国民党军队不得不下令撤退。

接到命令的国民党军队兴奋不已,巴不得马上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。由于这种急切心态,他们在撤退时队伍更加混乱无序。面对这支惊慌失措的敌军,我军主力果断抓住机会,迅速发起追击行动。

蒋鼎文第九师的先锋部队刚到达老营盘一带,就被我们事先埋伏好的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。我们以逸待劳,轻松消灭了敌军一个旅,活捉了两千多人。没过几天,敌人有两个师想往吉安方向撤退,又被我们团团围住。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,这两个师也被我们彻底消灭。还有两个师在逃离苏区时遭到我们猛烈打击,损失了一大半兵力。

这场战斗后,我军消灭敌军超过3万人,彻底挫败了对方再次试图包围消灭我们的阴谋。

毛主席原本是教书先生,没进过正规军事院校,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。面对三十万敌军,他不仅带领三万部队成功突围,还消灭了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敌人。

我军虽然有很多杰出的军事人才,但和毛主席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,毛主席不仅在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,在指挥作战方面更是出类拔萃,被公认为共产党最杰出的军事统帅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